看展覽,到底要看什麼?(3)

Added on by Hou penghui.

不同類型的展覽在觀賞時的重點有何差異?該怎麼決定要觀賞什麼樣的展覽?本篇試著整理出一些我個人平時會關注的展覽類型以及在看展覽時我考慮的優先順序理由,提供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因個人目前居住在日本,大部份以日本舉辦的展覽為例)

—————-

[美術館]

1.重要作家的回顧展(巡迴展)

這種展覽是最能感受到一個藝術家的人生,包括作者各個時期的經歷如何影響作品風格演變、創作時的獨特思考方式等等,對正在學習過程、想感受藝術作品、或是研究作家的人來說,都是最為重要也是最典型的一種展覽形式。而同名的展覽如果有舉辦巡迴展,我也會盡量去看的原因,主要是想要知道在不同展場時,展出內容和空間規劃有哪些不同處,因為同樣作品只要換了展場,觀看時接受到的訊息也就會有所變化。這有時也會關乎於不同展場的策展人,想要從什麼樣的觀點去詮釋這位藝術家作品而定。

 

2.結合展場或地域特性,並有特定主題與展示方式的個展

這是完全配合展場量身定做,展覽本身即可視為一件獨立的作品,可說是以「展覽」作為作品「完成形」的呈現方式。這類展覽是目前個人最感興趣,而且是只要一錯過就只能遺憾終身的類型,志賀理江子「螺旋海岸」(2012年、仙台多媒體中心)就是這種展覽的代表。

現在部分的回顧展,其實也逐漸有發展成為這種形式的可能性,就算展覽當中有使用到作者以前的作品,也往往會因為展場的呈現方式而讓觀者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即使作者之後有再舉辦回顧展時,也難以再現當時同樣的展示方式(根據展示場地的屬性會有相當大程度的變更),是一種只有在展出當下才看得到的內容呈現。例如,畠山直哉「まっぷたつの風景」(2016年、仙台多媒體中心)與Wolfgang Tillmans「Your Body is Yours.」(2015年、國立國際美術館)比較具有這樣明顯的特性,但畠山直哉的展覽在結合地域的意義連結上又更為強烈;而「Thomas Ruff展」(2016年、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與「Josef Koudelka展」(2013年、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是比較偏向回顧展的形式;「Andreas Gursky展」(2013年、國立新美術館/國立國際美術館),構成方式比較特別,是將各時期作品分散在展場各處,用另外的影像邏輯來重新構成的,是介於1與2之間(比較靠近2)的感覺。但這目前有部分比較屬於個人感受,並沒有建立一個非常明確的基準,主要是考量到展覽本身是否能夠成為一個獨立作品的程度上差異。簡單解釋的話,可以想像成極為困難在其他場地再現同樣內容結構與意義指向的展覽,我會歸在此類。

 

3.有明確特定主張概念的展覽

這類攝影展覽可以分為主張性比較激進的與比較溫和的兩種方向。

前者代表性的兩個例子,是1955年紀念紐約近代美術館(MoMA)開設25周年,由當時的攝影部門主任Edward Steichen所策劃的「The Family of Man」;以及1978年同樣在MoMA舉辦,由接任Steichen位置的John Szarkowski所策劃的「Mirrors and Windows」。

這類展覽是較為積極在「打破」原作品本來的意義(作者原本希望作品所詮釋的內容),並且以策展人的思想體系脈絡重新構成一個全新的概念,因此個別作品的原本意義(時空背景、事件議題、被攝體內容)在新的展覽脈絡底下極有可能會成為完全不同的意思,但卻能夠在策展人的思考方式下合理成立。也可以說策展人藉由使用不同作者的作品,擴展了原先只觀看個別作者作品時無法被提示出來的更大的一個概念。

基本上這類展覽比較少出現,所以碰到有舉辦的情況,觀看的優先順位也會排在很前面,因為這種形式是最考驗策展人功力的展覽。這類展覽的構成方式,策展人或是策展概念通常是會大於個別作者與作品的,個別作品是被當成構成展覽「整體」的某一個「部分」而已,如果「部分」過於強烈,反而會看不清楚「整體」要呈現的內容。這往往也是策展人與攝影家之間最容易產生誤解或爭執的地方,比如說為何不選擇某位作者,或者是選擇的不是作者自己認為最好的作品等等。

而後者較為溫和的做法,則是結合多數作者,並且使用一個重新命名的展覽。根據策展方式及場地限制,有可能是少人數作者各以單一作品系列為單位呈現,或是多人數作者每個人數張作品的形式。大部份是對作品內容進行某種「屬性分類」的概念,比如說針對「宇宙」、「身體」、「戰爭」等主題去挑選合適的作品。這類方式比較是引用了作品原本的意義,展覽的構成主要是在呈現各個作品之間外觀上/劇情意義上/創作脈絡上的共通關聯性。雖然前者的做法某種程度也是屬於一種「分類」,但比較是偏重在策展人的獨特思考方式上,針對作品內容表面上「不可見」的部分所做的一種積極分類和重新定義。

 

4.大規模的攝影節

日本目前比較大型的攝影節,有東川町國際攝影節和京都國際攝影節。東川町國際攝影節的歷史比較久(1985年設立),也是日本的重要攝影獎項之一,有細分為國內作家賞、國內新人賞、海外作家賞等,期間會有各個得獎作品的展示,並且會舉辦日本全國高中生的攝影比賽「寫真甲子園」的決選,同時間在東川町還會有許多攝影相關的展示與portfolio review等活動。

京都國際攝影節(KYOTOGRAPHIE)則是比較新的攝影節(2012年設立),每年會設定一個主題來規劃主要展覽的內容(例如「Circle of Life」、「LOVE」等),主要展覽有15-20個左右,每個都是規模不小的展覽內容,光是要看完主要展覽至少就必須花費數天。但在這種觀賞條件下,每個主展場的內容比較容易會被單獨看待,在觀看時比較難針對主題去思考不同展場內容之間的關聯性。而且同時間在京都市內還會有40-50個小型展覽和活動會散佈在京都市內的各處,因為數量太多加上散佈區域很廣,通常是看不完的,但這個攝影節當中,能集中觀賞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攝影展(會在美術館、藝廊、替代空間、被指定為文化財的古民家或寺廟神社、咖啡店當中舉辦),而且每年的展出水準與形式也都有不斷在提升。在日本目前的攝影節當中,京都國際攝影節應該是近幾年相當值得一看的攝影節。

 

5.關於攝影史的特定時期或潮流表現的展覽

在學習攝影史時,不論閱讀了多少書籍或是資料,最終要能夠感受到這些內容,還是必須要透過這類集結特定時期多數作者的大量原作的展覽,可以說要建立一個地區的(在地/世界)攝影史觀時,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展覽類型,而且最好能夠儘早開始舉辦。例如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在創立初期的五年內陸續舉辦過「1960年代の表現」、「日本の写真1970年代」、「􏲼􏲽􏱟􏹜􏳾􏱅􏳺􏸔􏳺􏺮􏲓日本のピクトリアリズム(日本的畫意攝影)」、「日本の現代写真」、「日本近代写真の成立と展開」等展覽。在1980年代以前,日本還沒出現有設立攝影部門的美術館以前,鮮少有機會舉辦這類展覽。這些展覽內容某種程度是整理許多各個時期被評價過的作品,是一種既有攝影史的局部呈現。而若是完全針對尚未被評價的作品或是作家時,通常會傾向另外單獨策劃一個展覽。

 

6.新人作家展

日本大約在2000年之後,部分設有攝影部門的美術館定期會舉辦新人作家展(例如,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是從1998年開始,以「写真の現在」為名的展覽,大約每4-5年舉辦一次,目前共舉辦了4次;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是從2002年開始,以「日本の新進作家」為名的展覽,每年固定舉辦,目前共舉辦了13次),大致是由3-6位作者的聯展居多,但基本上也可以視為同時有3-6個個展一起展出的形式。主要是為了能瞭解這個地區在這個時期被評價的新人及作品為何,以及各個美術館在評選新人時的方向性。由於日本的攝影展覽文化,以及各種攝影界的新人獎項等,都已經有非常長久的歷史,在評價作者時比較能有各種展出和獲獎經歷可以做為參考。而台灣目前的狀況,因為攝影展覽其實一直不算非常盛行,也還沒有建立起歷史長度足夠久的指標性攝影界獎項,再加上沒有設立攝影部門的美術館,因此如果要定期舉辦評價攝影界的新人作家展,現階段來說在執行上是相較困難的。而目前想朝攝影藝術發展的年輕人,可能也會直接挑戰國外的各種攝影獎項,能在年輕的時候就用國際基準來審視作品的成熟度,對作家來說是件好事,但假設被評價的方式與作品內容方向,都是以國外攝影界的基準來審視的話,其實背後可能也會有另一種潛在問題是,長久累積下來之後會比較無法明顯觀察出屬於在地的攝影觀演變過程(先不論在地攝影觀的想法先進與否 ,主要是演變過程是否足以呈現出這個地區獨自的「個性」),但這對於目前的攝影藝術來說,或許也是一種難以避免的趨勢也說不定。

 

7.館藏展

同樣也是設有攝影部門的美術館定期會舉辦的展覽,由美術館的學藝員規劃不同主題方向展示的館藏作品展;或是針對特定作者某一時期的作品進行的調查研究成果呈現等。因此美術館的攝影部門裡,其實必須要有各種研究專業方向的策展人與學藝員,這會關係到是否能夠將館藏作品進行更多樣化的展示以及各種研究方向內容。

 

[藝廊展覽]

8.重要作家的原作展

這類展覽有可能會在各種形式的藝廊舉辦,像是學校藝廊、廠商藝廊、商業藝廊等等。只要是沒有見過原作的作品,就算在印刷品或是螢幕上看過再多次,其實可以說對那些作品幾乎都還是處於「一無所知」的狀態。為了要能「親身體驗」並填補這些記憶裡大量空缺的部分,也要經常注意這類的展覽。

 

9.著名的新人獎展

以日本為例,像是木村伊兵衛賞、土門拳賞、伊奈信男賞、林忠彥賞、三木淳賞等,在宣布得獎作品後都還會再舉辦一次受賞紀念展,所以如果在當初錯過展出的話還會有一次觀賞的機會。另外像是針對新人比較有名的兩個徵件比賽展「1_wall」與「寫真新世紀」,則是能夠看到許多嶄新的展示方式與觀念呈現。如果想知道現在受矚目的作者與作品,就必須要關注這類的展覽。

 

10.個人關注作家的新作

能夠與一個作者活在相同的時空並且貼近觀察他們的變化,其實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甚至我們可以想像一個藝術家的成長,其實也同樣需要伴隨著有持續關注這位作者並且給予他感想與適當評價的人存在(不論是專業的評論者或僅是一位觀者),但這必須要持續不斷關注作家的各種展出或出版消息。對我個人而言,如果是決定要關注的作家,也必須抱持著要用一輩子的時間看著對方才行的心情在觀看他們的展覽,這是我所能做到對創作者最大的敬意。

 

11.DM或展場照片吸引人的展覽

如果剛好經過或是有其餘時間會去觀看的展覽,偶然遇到有趣的作品也會有一種突然發現新世界的感覺,也有可能會因此遇到了想要再繼續關注下去的作者。

————

上述的各種展覽,在日本會在各種美術館、藝廊、替代空間當中舉辦,每年舉辦的展覽總數量也非常驚人。但其實也可以想見,如果各種屬性的展示空間不夠豐富的話,能夠舉辦的展覽數量以及方向性也勢必會受到限制,這對一個地區的攝影文化發展是相當不利的事情。(各種攝影相關書籍與出版物的數量及方向性也同樣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本篇暫時不論及此部分。)

美術館的展覽內容,基本上是經過一定程度的挑選和規劃後才能夠舉辦,作品的質與量通常都會有一定程度以上的水準,所以如果要特地去看展覽時,我會優先推薦美術館的展覽。當然即使是美術館的展覽,在看完後可能也會感到有些疑惑,這其實也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例如可以去思考這個展覽的內容對你而言哪些地方是好的?哪些地方不太夠好?呈現方式是否理想(空間配置、作品展牆的呈現方式、作品數量、作品順序...)?作者與作品的選擇是否恰當?整體展覽的主張性足夠明確嗎?展覽與題目之間契合的程度?覺得要怎麼改進有可能會更好?在觀看展覽之後,其實還有很多可以讓我們反思的部分,絕對不會只是「感覺還不錯」或是「感覺不夠好」就結束的,如此的話就太浪費了經過重重規劃以及龐大的金錢與時間成本,才終於能夠呈現在我們眼前,而且我們也剛好有機會能夠看到的這個展覽。覺得很完美的展覽及覺得不是那麼完美的展覽,其實都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若僅以攝影為例,在一個地區的美術館舉辦的攝影展覽數量,就會直接關係到這種學習機會的次數多寡,以及展覽內容對於攝影這項媒材的歷史發展及表現形式所能包括涵蓋範圍的廣度及深度,而這些也都會反映到這個地區的民眾對於「攝影藝術是什麼」的認知程度。

目前台灣因為還沒有專門的攝影美術館,能在美術館看到攝影展的機會相較日本來說是比較少的,所以上述1-7的美術館展覽,如果碰到能觀賞的機會最好盡量不要錯過。而如果碰到有不錯的展覽剛好有在日本舉辦時,其實對台灣來說已經算是非常近的距離,可以考慮搭配一些其他美術館的展覽(不一定需要都是攝影類別),或是搭配一些藝廊的展覽,專程安排一趟看展的行程。

但如果考慮特地要到日本看攝影展,有這麼多到底要怎麼取捨?要看多少才好?我認為最終還是得取決於如何看待「看展覽」這件事情,比如說單純是閒暇時刻的看展(約朋友一起看展)、學習或研究目的的看展(有可能必須長時間或多次觀看)、工作目的的看展(需要整理展覽資訊或是撰寫評論時)、參與認識攝影家的展覽開幕或座談、了解藝廊經營作品以及藝術市場方向...等等,只要目的不同,願意為了看展覽所花費的各種時間或金錢成本上的考量也都會有所不同。

若是在不考慮任何看展的成本之下,個人所做的優先順序選擇大致會照上述的順序去安排。例如閒暇時刻的看展,並沒有打算花費太多時間金錢成本,1-11的展覽類型我都可能會挑選;但若是為了學習或研究目的時,有必要花費龐大的時間與金錢特地去遠處看展覽時,我會以1-3的展覽為優先。實際上這個順序仍然會隨個人不同時期的工作內容或是關心和研究的方向而有所調整變化,但基本上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我都會盡量去觀看上述的各種展覽。

我常常會被問到說為什麼要一直看展覽?是在看展覽的什麼內容?到底什麼時候才看得完或看得夠?等等的問題,雖然已經列出不少看展的理由還是沒有辦法完整說明,但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先作為一個簡單的回應,因為下次被問到同樣問題時,我想我應該仍然會回答:
 

「展覽是永遠都看不完也看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