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真正看懂過展覽 。」
觀看藝術作品常會感到像是在面對無法理解的事象,甚至作者自己有時也無法解釋為何要這麼做的理由(很多時候其實是直覺驅使),或者是說無法用「文字、語言」完整表達出來。藝術治療常會用到繪圖或是音樂的方式,也就是因為有些情緒無法用「說」的來表現,然而在畫圖、或是聆聽音樂時,其實已經在表象之下成立了一種「對話」,只是那並非有著絕對規律的文法。攝影藝術的影像表現也像是如此,是一種還在持續發展中的「視覺文法」。之所以會覺得看不懂,某種程度也就是我們對於「視覺文法」的了解還太少。人的本能對於未知的事物會產生不安、漂浮感,但通常也會伴隨著興奮以及好奇,進而會產生的,就是會想知道「為什麼如此」?
然而在觀看的過程中,到底有什麼是可以看「懂」的部分?嚴格來說,只有作者背景、創作意圖文字敘述、創作手法,諸如此類的事情,是有辦法讓你「懂」的(或許只能稱作是「知道」而非「懂」),但其實這些完全不是看展覽的重點,而是只要你買圖錄,或是上網google就可以知道的事。 再者,認為自己已經「知道」、「懂了」,會容易不自覺產生一種安心感,但同時這也是最危險的,因為可能會因此而放棄「繼續觀看」。當一個作者經歷構思想法、拍攝過程、製作作品、規劃展覽,到最後終於能將實際作品呈現在眼前時,往往觀者可能只在一張作品前「停留不到兩秒」,試想我們究竟期望能從這兩秒鐘,瞭解到這個作品多少?也因此,通常我在寫觀看展覽的心得時,會描述我「觀察」到或是「感受」到的,而不是認為這樣我就「懂」了。
在看展覽時,應該要著重在「只有在展場才能感受到」的事。之前的文章曾提到過,看展覽主要是為了改變自己對美的感受性,累積自己對於美的判斷基準,必須去體會在展場實際與作品面對面的獨特「臨場感」。就像是去聽現場演唱會時,也是在感受現場的氣氛,應該不會在現場去認真思考歌唱技巧或是演奏技術的問題(當然專家某種程度可能會)。 展覽現場就像是期間限定的演唱會一樣,錯過就沒有了,就算是巡迴演唱會,也不可能每場都一模一樣;而買CD反覆聆聽、觀看歌詞,可以思考歌曲的涵意、專輯的構成等等概念。攝影集和CD,就像是一種可以長久流傳的複製性資料,本身也都是可以獨立存在的作品,但絕對和「現場」的概念是不同的。 比如我之前寫過一篇朋友的作品心得,其實我沒有實際現場看到作品,仍然可以寫心得,但我記憶中缺少了最關鍵的「跟作品實際面對面接觸」的體驗,但那其實才是看作品時最重要的部分。
視丘的吳老師也提到過,就觀看經驗所能得到的,展場作品(遠大於) 攝影集或展覽圖錄(遠大於)作品幻燈片秀(遠大於)網路圖片,然而學藝術的人,卻往往是透過後兩者來認識藝術的。由於現代人身邊充斥太多影像(印刷品、網路、電視…),而導致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來都是自於「五感闕如」的體驗,這豈不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筆者目前就讀的日本大學,課堂上會大量觀看攝影作品的原作( 日文有另一種說法叫「生写真」,指的是相片無裱框僅上卡紙的狀態),也是讓學生親自去體驗「何謂攝影原作」最直接的方式。
對於感受美這件事,或許是不需要去「懂」的。但,對於作品要講什麼內容、表達得成功與否,展覽形式如何能加強觀者接收到的訊息,則是需要相當程度的思考或研究,才能得到(階段性)結論的,而這也會隨著觀看更多展覽有更多不同的新見解。而要如何能完整敘述表達自己的感受,則是需要大量的練習。
因此對於觀看展覽,我建議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分別是「感性觀看」(改變對於美的感受力)、「理性思考」(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轉換輸出」(訓練精準的表達能力)。
「感性觀看」指的就是去感受展覽作品本身。看展是需要高度的集中力,也是相當耗費精神的行為。往往看完展之後,是會感到(伴隨滿足感的)疲累的。因此看展前的「放空」也很重要,不管是肉體或是精神上都是,我不建議在身體過度活動之後去看展,反而會無法集中精神。通常我們會特別去看某個展覽的契機,極有可能是因為這是有名氣的藝術家的展覽,這絕非是不好的,因為某種程度這也代表「有機會」看到比較成熟表現的展覽。然而要注意的是,這些預設立場(背景介紹、作家名聲、報導記事等)在進去展場之後一定要「暫時忘掉」(至少在「感性觀看」的時候要盡量排除這些因素),才能夠得到較純粹的感官體驗,並且才有機會看到「自己看到的東西」,這也是看展覽最重要的部分。 然而看過電影『全面啓動』的人應該都知道,要你去「想」是很容易的事,要你「不想」卻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過於意識到「不想」這件事情或許也是不必要的,但至少一開始可以盡量避免會讓你去想(理性思考)的行為,像是看說明文字或是聽導覽等。
「理性思考」則是藉由仔細觀察展覽作品和展場,並運用自己目前的知識,嘗試去分析展覽的構成和作者意圖,以及自己所感受到的「作品(而非作者)說了什麼」,也可以參考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一些作法。
「轉換輸出」是要寫下觀看展覽心得,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理性思考」得到的部份想法,並練習用文字或語言這些「我們較熟悉的文法」轉譯表達出來,透過這個過程才能將「想法」如此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某種程度這是一種創作的機制),並且同時也可以讓你對整體展覽印象產生長期記憶的效用。更重要的,是在之後還能重新再檢視這些「自己曾經歸納出的(階段性)結論」,才有機會讓自己思考模式的深度與廣度更進一步。但必須了解的是,即使做了這些,都絕對無法取代「感性觀看」的經驗,也是不論再怎麼詳細描述展覽內容,都絕對無法傳達到的部份,是只有親自去過展場的人才可能會擁有的體驗。
或許也可以這麼想,攝影展覽是種橫向的傳播(只有活在此時空的人有機會看到),而攝影集則是一種縱向的傳播(可以留存下來讓以後的人看到)。就傳播性、資料性、書籍式的視覺表現構成而言,攝影集確實有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既然我們活在這個時空,能親眼看到「栩栩如生」的展覽不是應該更讓人感到興奮、更有親自去體驗的價值嗎?